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土木类,0810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传统、回应时代,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强烈的社会担当和创新精神,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创新、竞争、合作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目标 |
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对复杂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
目标2: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及专业知识,设计、实施多类型的建筑环境控制及能源应用工程,能够完成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
|
目标3:具备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
|
目标4:拥有团队精神,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
|
目标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
二、主干学科和相近专业
1.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相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三、学制、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
1.学制
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修完本专业规定学分。
2.学分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70学分方能毕业。
3.授予学位
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南京师范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修订稿)》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一)通识教育课程(45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公共 必修 课程 |
1025009007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
102500900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
1025009009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102500901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
形势与政策 |
2 |
|||
1025009011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博亿堂abet98 |
2 |
实践课程 |
|
102500901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大学外语 |
10 |
|||
1013009001 |
大学体育通修课程 |
1 |
||
1013009002 |
大学体育普修课程 |
1 |
||
大学体育专修课程(1)(2) |
2 |
|||
1019009002 |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理工) |
4 |
含实践1学分 |
|
1099009002 |
军事理论 |
1 |
||
1099009001 |
军事技能训练 |
1 |
实践课程 |
|
1099009003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
1 |
||
博雅 教育 课程 |
人文与社会类 |
2 |
至少修读每个模块中各一门课程,总学分不低于8学分。在“科技与自然类”中必选“工程伦理”课程,在“创新与创业类”中必选“工程管理”课程。 |
|
科技与自然类 |
2 |
|||
艺术与审美类 |
2 |
|||
创新与创业类 |
2 |
(二)专业教育课程(105学分)
1.大类平台课程(21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是否核心课程 |
学分 |
备注 |
1020000001 |
能源环境专业导论与研讨 |
是 |
2 |
含实践0.5学分 |
1020000002 |
工程流体力学 |
是 |
4 |
|
1020000003 |
工程热力学 |
是 |
4 |
|
1020000004 |
传热学 |
是 |
4 |
|
1020000005 |
燃烧学 |
是 |
2 |
|
1020000006 |
自动控制原理 |
是 |
3 |
含实践0.5学分 |
1020000007 |
热工基础实验A |
1 |
实践课程 |
|
1020000008 |
热工基础实验B |
1 |
实践课程 |
2.学科基础课程(49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是否核心课程 |
学分 |
备注 |
1006009001 |
高等数学I(上) |
6 |
||
1006009002 |
高等数学I(下) |
6 |
||
1006009006 |
线性代数 |
3 |
||
1006009008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I |
3 |
||
1007009003 |
大学物理B(上) |
3 |
||
1007009004 |
大学物理B(下) |
2 |
||
1007009005 |
大学物理实验(上) |
0.5 |
实践课程 |
|
1007009006 |
大学物理实验(下) |
0.5 |
实践课程 |
|
1008009001 |
普通化学 |
3 |
||
1008009002 |
大学化学实验 |
1 |
实践课程 |
|
1019009003 |
C语言程序设计 |
4 |
含实践1学分 |
|
1021009001 |
电工电子学 |
4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1001 |
机械制图B |
3 |
||
1020001002 |
CAD工程制图实训 |
1 |
实践课程 |
|
1020001003 |
工程力学 |
3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1004 |
机械设计基础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1005 |
工程材料B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1006 |
金工实习B |
2 |
实践课程 |
2.专业主干课程(3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是否核心课程 |
学分 |
备注 |
1020002301 |
流体输配管网 |
是 |
2 |
含实践0.5学分 |
1020002302 |
建筑环境学 |
是 |
2 |
|
1020002304 |
制冷原理 |
是 |
3.5 |
含实践0.5学分 |
1020002305 |
制冷原理课程设计 |
1.5 |
实践课程 |
|
1020002306 |
工业通风 |
2.5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2307 |
暖通空调(空气调节) |
是 |
3.5 |
含实践0.5学分 |
1020002308 |
暖通空调(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
1.5 |
实践课程 |
|
1020002309 |
建筑设备自动化 |
1.5 |
||
1020002310 |
供热工程 |
3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2311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
1 |
实践课程 |
|
1020002002 |
科研创新训练 |
2 |
实践课程 |
|
1020002003 |
认识实习 |
1 |
实践课程 |
|
1020002004 |
毕业实习 |
2 |
实践课程 |
|
1020002005 |
毕业设计(论文) |
是 |
8 |
实践课程 |
(三)自主发展课程(共计48学分,至少修读20学分)
专业方向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人工环境 |
1020003301 |
空调用热源技术 |
3 |
含实践0.5学分 |
1020003302 |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3307 |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 |
2 |
||
1020003308 |
建筑用蓄能技术 |
2 |
||
1020003315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2 |
||
102000330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 |
2 |
||
1020003001 |
流体机械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现代建筑 施工 |
1020003311 |
工程预算与施工 |
2 |
|
1020003303 |
建筑工程用软件技术 |
2 |
含实践1学分 |
|
1020003309 |
工程管理概论 |
2 |
||
1020003312 |
建造工程实务 |
2 |
||
102000330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 |
2 |
||
1020003001 |
流体机械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专业任选课 |
1020003314 |
科技文献检索与专利申请 |
2 |
含实践1学分 |
1020003221 |
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3310 |
暖通市场与营销 |
1.5 |
||
1020003003 |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
2 |
含实践1学分 |
|
1020003002 |
燃气工程 |
2 |
||
1020003004 |
新能源技术 |
2 |
||
1020003313 |
建筑给排水 |
2 |
||
1020003304 |
建筑概论 |
2 |
||
1020003306 |
室内空气环境 |
2 |
含实践0.5学分 |
|
1020003005 |
高效传热技术 |
1.5 |
||
1020003007 |
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 |
2 |
含实践1学分 |
五、指导性修读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 |
周学时 /周数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1025009007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2 |
3 |
|||||||||
102500900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3 |
3 |
|||||||||
1025009009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 |
3 |
|||||||||
102500901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2 |
2 |
|||||||||
形势与政策 |
2 |
0.25 |
0.25 |
0.25 |
0.25 |
0.5 |
0.5 |
2 |
|||||
1025009011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博亿堂abet98 |
2 |
2 |
2 |
|||||||||
102500901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 |
2 |
|||||||||
大学外语 |
10 |
3 |
3 |
2 |
2 |
3 |
|||||||
1013009001 |
大学体育通修课程 |
1 |
1 |
2 |
|||||||||
1013009002 |
大学体育普修课程 |
1 |
1 |
2 |
|||||||||
大学体育专修课程(1)(2) |
2 |
1 |
1 |
2 |
|||||||||
1019009002 |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理工) |
4 |
4 |
5 |
|||||||||
1099009001 |
军事技能训练 |
1 |
1 |
2周 |
|||||||||
1099009002 |
军事理论 |
1 |
1 |
3 |
|||||||||
1099009003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
1 |
1 |
2 |
|||||||||
博雅教育课程 |
人文与社会类 |
2 |
× |
2 |
2 |
||||||||
科技与自然类 |
2 |
× |
2 |
2 |
|||||||||
艺术与审美类 |
2 |
× |
2 |
2 |
|||||||||
创新与创业类 |
2 |
× |
2 |
2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大 类 平 台 课 程 |
1020000001 |
能源环境专业导论与研讨 |
2 |
2 |
3/15 |
|||||||
1020000002 |
工程流体力学 |
4 |
4 |
4 |
|||||||||
1020000003 |
工程热力学 |
4 |
4 |
4 |
|||||||||
1020000004 |
传热学 |
4 |
4 |
4 |
|||||||||
1020000005 |
燃烧学 |
2 |
2 |
2 |
|||||||||
1020000006 |
自动控制原理 |
3 |
3 |
4 |
|||||||||
1020000007 |
热工基础实验A |
1 |
1 |
2 |
|||||||||
1020000008 |
热工基础实验B |
1 |
1 |
2 |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 |
周学时 /周数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学 科 基 础 课 程 |
1006009001 |
高等数学I(上) |
6 |
6 |
6 |
|||||||
1006009002 |
高等数学I(下) |
6 |
6 |
6 |
|||||||||
1006009006 |
线性代数 |
3 |
3 |
3 |
|||||||||
1006009008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I |
3 |
3 |
3 |
|||||||||
1007009003 |
大学物理B(上) |
3 |
3 |
3 |
|||||||||
1007009004 |
大学物理B(下) |
2 |
2 |
2 |
|||||||||
1007009005 |
大学物理实验(上) |
0.5 |
0.5 |
3/6 |
|||||||||
1007009006 |
大学物理实验(下) |
0.5 |
0.5 |
3/6 |
|||||||||
1008009001 |
普通化学 |
3 |
3 |
3 |
|||||||||
1008009002 |
大学化学实验 |
1 |
1 |
2 |
|||||||||
1019009003 |
C语言程序设计 |
4 |
4 |
5 |
|||||||||
1021009001 |
电工电子学 |
4 |
4 |
6/15 |
|||||||||
1020001001 |
机械制图B |
3 |
3 |
3 |
|||||||||
1020001002 |
CAD工程制图实训 |
1 |
1 |
2 |
|||||||||
1020001003 |
工程力学 |
3 |
3 |
4/16 |
|||||||||
1020001004 |
机械设计基础 |
2 |
2 |
3/15 |
|||||||||
1020001005 |
工程材料B |
2 |
2 |
3/15 |
|||||||||
1020001006 |
金工实习B |
2 |
2 |
2周 |
|||||||||
专 业 主 干 课 程 |
1020002301 |
流体输配管网 |
2 |
2 |
3/15 |
||||||||
1020002302 |
建筑环境学 |
2.5 |
2.5 |
3/15 |
|||||||||
1020002304 |
制冷原理 |
3.5 |
3.5 |
4 |
|||||||||
1020002305 |
制冷原理课程设计 |
2 |
2 |
2周 |
|||||||||
1020002306 |
工业通风 |
2.5 |
2.5 |
3 |
|||||||||
1020002307 |
暖通空调(空气调节) |
3.5 |
3.5 |
4 |
|||||||||
1020002308 |
暖通空调(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
2 |
2 |
2周 |
|||||||||
1020002309 |
建筑设备自动化 |
1.5 |
1.5 |
2 |
|||||||||
1020002310 |
供热工程 |
3 |
3 |
4/16 |
|||||||||
1020002311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
1.5 |
1.5 |
1.5周 |
|||||||||
1020002002 |
科研创新训练 |
2 |
2 |
4 |
|||||||||
1020002003 |
认识实习 |
1 |
1 |
1周 |
|||||||||
1020002004 |
毕业实习 |
2 |
2 |
2周 |
|||||||||
1020002005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8 |
14周 |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 |
周学时 /周数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自 主 发 展 课 程 |
人 工 环 境 |
1020003301 |
空调用热源技术 |
3 |
3 |
4/16 |
|||||||
1020003302 |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
2 |
2 |
3/15 |
|||||||||
1020003307 |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 |
2 |
2 |
2 |
|||||||||
1020003308 |
建筑用蓄能技术 |
2 |
2 |
2 |
|||||||||
1020003315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2 |
2 |
2 |
|||||||||
102000330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 |
2 |
2 |
2 |
|||||||||
1020003001 |
流体机械 |
2 |
2 |
3/15 |
|||||||||
现 代 建 筑 施 工 |
1020003311 |
工程预算与施工 |
2 |
2 |
2 |
||||||||
1020003312 |
建造工程实务 |
2 |
2 |
2 |
|||||||||
1020003303 |
建筑工程用软件技术 |
2 |
2 |
3 |
|||||||||
1020003309 |
工程管理概论 |
2 |
2 |
2 |
|||||||||
102000330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 |
2 |
2 |
2 |
|||||||||
1020003001 |
流体机械 |
2 |
2 |
3/15 |
|||||||||
专 业 任 选 课 |
1020003004 |
新能源技术 |
2 |
2 |
2 |
||||||||
1020003313 |
建筑给排水 |
2 |
2 |
2 |
|||||||||
1020003304 |
建筑概论 |
2 |
2 |
2 |
|||||||||
1020003306 |
室内空气环境 |
2 |
2 |
3/15 |
|||||||||
1020003005 |
高效传热技术 |
1.5 |
1.5 |
2/14 |
|||||||||
1020003003 |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
2 |
2 |
3 |
|||||||||
1020003002 |
燃气工程 |
2 |
2 |
2 |
|||||||||
1020003007 |
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 |
2 |
2 |
3 |
|||||||||
1020003314 |
科技文献检索与专利申请 |
2 |
2 |
3 |
|||||||||
1020003221 |
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 |
2 |
2 |
3/15 |
|||||||||
1020003310 |
暖通市场与营销 |
1.5 |
1.5 |
2/14 |
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两个主要方向课程,学生可在完成专业主干课程的修读后,根据兴趣和能力特点,在学业导师指导下,选择其中一个方向的全部课程和专业任选课中的课程继续修读。自主发展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其中实践学分不少于4学分。